吉利智驾团队调整:王军、陈奇任双 CEO,三千人整合剑指技术突围
在 “一个吉利” 战略的深度推进下,吉利汽车的智能驾驶业务迎来了一次震动行业的大整合。此次调整涉及极氪智驾团队、吉利研究院智驾部门和千里智驾三大核心板块,近 3000 名研发人员将被纳入统一体系。
《云见 Insight》独家消息显示,整合后的千里智驾将采用 “双 CEO” 架构:千里科技联席总裁王军出任 CEO,前极氪智驾副总裁陈奇担任联席 CEO,而旷视觉科技联合创始人杨沐将执掌技术核心,担任 CTO。这一人事布局,被业内视为吉利在智能驾驶领域 “集中火力” 的明确信号。
王军与陈奇的 “双 CEO” 组合,藏着一段深厚的 “华为渊源”。2019 年华为车 BU 刚成立时,王军便是首任总裁,直接向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汇报,堪称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 “开荒者”。
同一时期,陈奇担任华为车 BU 自动驾驶研发部部长,其上级是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,而苏箐正是王军的直接下属。这段上下级共事经历,让两人在技术路线和管理风格上早已形成默契。
2021 年苏箐离职加盟地平线后,陈奇带领一批华为旧部加入极氪,仅用两年就完成了极氪智驾从 0 到 1 的自研突破,将极氪 X、极氪 001 等车型的智能驾驶功能打造成市场亮点。
而王军则在 2021 年余承东接管华为车 BU 后转任 COO,2023 年转为顾问,离开前还经历了华为严格的 “内部脱密” 流程,足见其掌握的核心技术分量。
此次整合的核心载体 —— 千里智驾,本身就是多方资源的结晶。这家由旷视旗下迈驰智行、吉利集团及重庆产业资金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,自今年 7 月起就由王军兼任董事长和法人,此次再加冕 CEO,意味着他将全面掌控战略方向。
值得注意的是,陈奇以联席 CEO 身份加盟后,极氪的智驾技术积累将与千里智驾的现有体系深度融合,而杨沐带来的旷视视觉算法优势,更让这个团队集齐了 “战略 + 执行 + 技术” 三驾马车。
从这一配置来看,吉利显然希望复制华为 “引望” 体系的成功路径 —— 通过整合内部研发力量,打造一个既能支撑多品牌需求、又具备对外输出能力的智驾技术平台。
这场整合的背后,是吉利对内部智驾业务 “散、乱、重” 的一次彻底整改。此前,吉利集团内部光是智驾相关团队就有五六支:研究院智驾中心负责基础研发,极氪团队专攻高端车型,路特斯团队聚焦性能车场景,再加上亿咖通、福瑞泰克等外围力量,导致资源严重分散。
有内部人士透露,不同团队曾为同一套传感器方案重复测试,仅硬件采购成本就浪费数千万。这种 “内耗” 显然与吉利当前 “战略收缩、聚焦核心” 的思路相悖,也让其在与特斯拉、小鹏等对手的智驾竞赛中渐显吃力。
如今,3000 人团队的整合不仅能终止内部重复开发,更能实现数据与算力的集中化 —— 极氪积累的城市 NOA 数据、研究院的基础算法模型、千里智驾的车路协同经验,将在统一平台上形成合力。
对于吉利而言,这不仅是一次组织架构的调整,更是在智能电动化赛道上的 “重新起跑”。随着王军与陈奇的 “华为系” 组合正式掌舵,外界期待这个新团队能打破吉利智驾 “多点发力却难成标杆” 的困境,真正实现从 “量” 到 “质” 的突破。